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 病因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

    的肠炎。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 肠炎的危害

    1、肠狭窄: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病程长达到五到二十五年以上或者是病变广泛的患者,一般的发病部位是左半结肠和直肠以及乙状结肠。

    2、肠息肉和结肠癌:一般肠炎时间超过五年,炎症就会长期刺激到肠道溃疡面,这样很容易导致异常的增生,从而导致肠息肉。

    3、便血:肠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就有便血,病情的轻重也可以通过便血的多少来衡量。

    4、中毒性肠扩张:肠炎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中毒性肠扩张,一般全肠炎的患者容易发生,其死亡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

  • 症状表现

    1、急性肠炎

    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

    2、慢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

  • 检查

    1、X 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

    2、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 诊断

    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


文章阅读

自助挂号(提前预约,无需排队)

提示:提交预约后医院将及时与你电话联系
信息仅作预约凭证,拒绝向第三方透露

020-6262 2222
一键通话 >>>